乳腺癌术后做好7件事,肿瘤医生夸我恢复得特别好,复查一路通关

从寒说健康 2024-01-13 20:31:12
阅读前请点“关注”,每天定时分享关于乳腺肿瘤及癌症知识,拥抱每一位肿瘤患者,让你在抗癌的路上不孤单~

互助君发现,有一部分乳腺癌患者在确诊后曾以为:乳腺癌只要手术,切了就行。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手术之后还有其他的辅助治疗,而且还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正好前一段时间,互助君采访了一位刚结疗的乳腺癌患者,她表示:“我去复诊的时候,认识的医生还很惊讶,说我恢复得这么好啊!”

那么今天,就让互助君结合这位姐妹分享的经验,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手术之后乳腺癌患者需要的注意事项。

01、术后伤口怎么养护?

①未拆线时:

若手术结束,伤口未拆线,需遵医嘱按时换药,确保敷料清洁、干燥。留意伤口状况,若出现红、肿、热、痛或渗血、渗液湿透敷料,应立即就医。

②拆线时间:

■ 乳房全切后可在术后3-4周间断拆线。

■ 乳房腔镜手术的腋窝伤口和保乳手术的伤口一般在术后10-14天拆线。

■ 伤口张力较大时,应适当延迟拆线时间。

③拆线后:

■ 拆线后待伤口结痂脱落后可淋浴,但勿用力擦洗伤口。

■ 拆线后至少1个月内避免伤口处用力活动,以免伤口裂开。

■ 拆线后3个月内,伤口可能感到牵拉感、瘙痒等症状,无需紧张,乃伤口组织生长所致。

02、术后锻炼:淋巴康复操

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由于进行了腋下淋巴结的清扫,阻碍了上肢淋巴液的回流,组织积液在皮下聚集,容易导致患肢水肿。

因此,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回流,预防及减轻肌肉萎缩、瘢痕退化等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应尽早进行上肢功能的康复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1]。

术后1~2天:

进行前臂肘关节的屈伸运动、转手腕运动及握拳动作,以锻炼患者的手指关节、腕关节及肘关节功能,避免积液积血,每次5~10遍,每天做5~6次。

术后3~7天

①上举运动:健侧手将患侧手臂上抬,与头部平齐,每次做3遍,每天做3~4次,之后上抬程度逐渐提升,逐渐将手臂伸直,超过头部;

②爬墙运动:用患肢指尖顺着墙向上渐渐滑行,然后逐步提高,每次2遍,每天3~4次;

③摸耳运动:健肢拖住患肢,并将其越过头顶,尽可能摸到对侧耳朵;

④肩关节运动:以患侧肩关节为轴心进行旋前、旋后圆周活动,每次2遍,每天2次[1]。

03、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术后应该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可以把一日三餐变为一日五到六次小餐)、不能自主进食的及时寻求家属的帮助。

饮食上大家要注意:

①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高糖饮食不仅会刺激乳腺癌细胞发生发展,还可能由于肥胖而增加绝经后乳腺癌发病风险。

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果蔬不仅可以帮助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促进肠胃蠕动,加快新陈代谢。

③少吃“红肉”,多吃“白肉”。红肉(猪牛羊等哺乳动物)的脂肪含量较高,长期大量食用“红肉”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建议乳腺癌患者选择白肉(鱼肉、禽肉),尽量用蒸煮,而少用油炸。

④避免摄入高雌激素食物。高雌激素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日常饮食中,避免食用胎盘、蜂王浆、雌激素补充剂等。

⑤慎用保健品。市面上的保健品可能含有雌激素成分,避免使用。

同时饮食要有规律,最好定时定量,不能够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和五谷杂粮,切不可吃过于油腻的食物,一般食物太过油腻了,会导致患者的消化不良。

再次提醒觅友们,任何食物包括保健品都不是越多越好,适度为宜。

04、定期复查随诊

临床体检

检查频率建议最初2年每3~6个月1次,其后3年每6个月1次,5年后每年1次。

自检和查体

在治疗后建议每个月做一次乳房自检以便及时发现病灶处的变化。

此外,每次就诊时医生也会询问病史,并安排进行专科查体,以探查乳房是否有肿块、以及初步判断肿块大小、活动度等。

血液检查

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肿瘤标志物、激素水平等。

患者在初确诊时可每6个月1次,3年后每年1次进行血液检查,以判断疗效和身体恢复情况。若是处于化疗时期则建议每周复查一次血常规来监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影像学检查

①乳腺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超声、胸部CT、MRI。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影像检查探查健侧乳腺和患侧胸壁以及淋巴结引流区是否存在复发转移。乳腺癌MRI则更适合应用于保乳手术患者,以及其他影像学的补充检查。

②胸、腹部CT、腹部超声:建议6个月1次,3年后改为每年1次,用于判断有无肺脏、肝脏等远处转移。

③头部CT/MRI:判断有无脑转移,有头晕、头痛、喷射性呕吐、癫痫等症状时建议检查。

④PET-CT:可用于检测全身的复发转移灶,但不是常规的复查项目,一般在医生临床综合判断下选择性使用。

⑤骨扫描: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基线骨扫描检查,必要时全身骨扫描每1~2年1次,用于判断是否存在骨转移。

⑥骨密度检查:一般一年检查一次,或视情况监测骨密度变化,帮助患者防治内分泌治疗后的骨质疏松。

05、坚持运动

运动也是抗癌、康复的良药。适当、合理的运动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肿瘤患者的身体不适,提高机体免疫力,还能帮助改善疲乏、失眠等,减轻患者的心理问题和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乳腺癌患者属于较特殊的人群,运动时需多注意自己的身体,量力而行,大家可以选择如慢走,慢跑,八段锦等运动,按“低起点、慢进度”的原则进行。

①病情较严重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在运动前,需提前进行检查或咨询专业医生。

②有重贫血的患者,需暂停运动,待贫血状况改善后再开始运动。

③免疫力低的患者,尽量避免去公共场所,待白细胞水平达到正常才可外出。

④正在接受放疗的患者,应避免放疗照射部位暴露于含氟的环境,如游泳池。

⑤有留置导管的患者,应避免接触水或其他有菌环境,以防出现感染。

⑥一旦运动时出现异常状况,如心率不正常,眩晕、头痛、胸闷气短等,需立即停止运动。

⑦患者在进行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期间,最好有人陪护。

06、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①注意膳食均衡、规律运动,保持合理体重,改掉作息不规律、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②定期测体重,了解自身的营养状态。如果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应及时就医。

③有需要服用内分泌药、靶向药等的乳腺癌患者,需要谨遵医嘱服药。切忌自行停药哦。

④如果因为其他疾病就医,应告知医生您的疾病情况。

07、心态按摩

①多沟通、多交流:患癌后,由于乳房的缺失及病情的波动,患者很容易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此时患友们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及医护人员多多交流、沟通的方法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尽量不要把不良情绪堆在心里。

②加入病友群,多参加集体活动:患病过程中切记将自己的苦闷都憋在心里,而加入与自己处境相同的病友群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抒发苦闷、了解疾病及后续治疗有关知识的途径之一。

③多接触大自然:治疗或康复期间患者长期往返于医院或家中,不利于心态的调节与放松,不妨定期外出去公园、海边等地方透透气,在大自然中尽情释放自己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多做深呼吸、太极、冥想等调节心理,有效控制自己的恐惧与不安。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乳腺癌在术后康复过程中所面临的真实状况,我们发起了“全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一点声音纵使微弱,但汇聚在一起便有可能响彻云霄。

无论您是患者本人还是患者家属,都可以填写以下内容,为自己,也为更多的乳腺癌患者发声。

7 阅读:2833
评论列表
  • 2024-02-15 05:07

    孩子,记住了,对付 癌细胞 唯一只有患者自身免疫力,现在的医疗手段步入了误区,手术,放,化疗,各种 抗癌药 所有的治疗手段都在破坏免疫力,无异于谋财害命。患者都是被治死的。不要研究如何杀死癌细胞,要研究如何提升患者自身免疫力,免疫力增强自然而然就会抑制住癌细胞的发展,方向不对越有文化对社会危害越大!

从寒说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