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商人的另一面,平生两大爱好:一是走私,二是抗日

如松谈历史 2023-04-20 13:18:06

作者:爱军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港岛即成为国外物资输入中国的重要港口,大量的抗战物资由港岛从陆上转运至内地,我军和蒋军都在港岛设立了许多联络国际支援抗战的机构。日军最初采取督促港府限制的措施,而后又强令其关闭港岛口岸,以达到切断中国国际交通线的目的。而中国方面则在港府的默许之下,调动力量,以小舟“走私”方式,协助国家获得国际支援。

此时,广东海面到处有日军的封锁舰艇,出航“走私”险象环生。从事这一工作的,一部分是勇于牺牲的爱国人士,也有一些是曾经的走私犯,他们有的犯有前科,但面对国家危亡,能够挺身而出,冒着生命危险给沦陷的祖国交出了大义抉择的答卷。仅1939年一年,他们便为国内运进汽油180万加仑,占当年中国从国际获得油料的一半。

这些粤海老手,在当年运私货时以手段凶狠著称,遇到日军自然也不会退让,他们自己动手,把小船改成特殊的“炮舰”,但求生死关头奋力一搏。

以其中较为典型的新会县大私枭黄梅初为例,他手下便有一艘战斗力极强的“装甲电扒”“海鲤号”,据称,上面装有两门老式15厘米重炮。但有内行人质疑说,自民国建立后生产和购进的各型火炮中,没有任何一种15厘米火炮可以安装在帆船上使用,因为如此重炮装在帆船上,那几乎是一开炮就肯定要翻船的。

抗战之初,黄梅初一改海上绿林习气,率部加入广宁守备区护航大队,积极投身抗日。而比他更加传奇还是他的上司,那就是“皇家”抗日将军、澳门爱国商人赵其休。他们都曾经为抗战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说赵其休是爱国商人,主要说的是他后来的事。此人之前是新会县最大的走私贩子。据其秘书撰文回忆:赵其休是三江人,曾以武装护航从事走私活动,是广东附近海域的绿林,江湖绰号“大天二”(天老大,他老二),广州沦陷前已成为地方实力派和澳门殷商。此人虽靠走私起家,却讲究江湖义气,具有强烈的爱国民族意识,同时又有相当的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

熟悉他的人都说,这人有两大爱好,一是走私,二是抗日。能把这两个截然相反的道德概念融在一起,让人感慨历史的造化。他们的抗日事迹还被闻讯而来的美国记者采访报道,被入侵广州之后的日军记入了其军史。

赵其休自称是赵宋的皇族后代,因此其起兵抗敌的过程更具有传奇色彩。据同为皇族后裔的同乡赵冰博士回忆:赵其休当时返乡后,即与同宗共商抗敌。众人请他牵头组织乡亲抗敌,“其休深明兴亡有责之义,早具宁为玉碎之心,乃毅然接受群请,统筹饷械,振臂高呼”,并“振奋军心,枕戈待敌”。乡亲们也“有枪者出枪,有力者出力”,万众一心,还“向太祖祠祥光堂建安郡王迎公灵位宣誓”,决心誓死保卫家园。全乡组织了300余人的壮丁队,并由赵其休出任乡联防委员会会长。他因此也从国民党方面要到了一个少将参议的头衔,但从其后来的贡献看,此举并不为过。

东江纵队(资料照)

赵其休的部队虽然不多,却可分为海陆两部分。陆军以我东江纵队地下党员赵梅友等为骨干,在三江几次击败日军进犯,后因敌大军压境,不得不退守崖门一带。

崖门是崖山的海上大门,钟爱历史的人都知道,崖山是南宋末赵宋王室最后的坚守之地,史上有“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说法,说的就是这里。

崖山海战是蒙古铁骑向南宋残余发起的最后进攻,他们从杭州一路追杀到广东沿海,宋军已知宋朝气数已尽,无力抵抗,左丞相陆秀夫见无法突围,背着8岁的少帝跳进了大海。随行的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殉国。崖山之战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结局是宋军无人生还,十余万具尸体浮海。此战之后,南宋余势彻底灭亡,中原古国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所以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一说。

赵其休自称皇族后代,其历史渊源即来于此。而他的“海军”,便是黄梅初等人的武装走私船,其主要活动地区还是在广东附近海域。

赵其休的部队曾与我东江纵队合作,攻打过日军占领的台山县城,黄梅初也派队参加。不过,或许因为在海上逍遥惯了,所部上岸部队仍由其亲信管理。黄本人依然住在“海鲤号”上,巡曳于崖门、交杯石、古兜口一带。只是,为了表示自己忠于国家的信念,也为了彰显其大宋后裔的勇武和不屈,他和赵其休一商量,把这艘装甲机帆船改名为“岳飞号”。

然而,关于岳飞号“炮舰”上的武器装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个谜。

东江纵队是广东沿海十分活跃的抗日部队,编有护航大队和港九大队海上中队,具备一定海上作战能力,但他们船上装备的武器是轻重机枪,没有任何火炮。但据东江纵队军史记载,赵其休部曾用“鱼炮”袭击过日伪巡逻艇。所谓“鱼炮”并非火炮,而是一种小型炸药包,战前渔民用其炸鱼捕捞,故此得名。但当年的“海军”们并不认可这种说法,他们坚持说,岳飞号上用的是明朝的佛郎机和“大将军炮”。

佛朗机是明朝从葡萄牙传入中国的火器,属于早期的后膛炮,因其射速快,在当时的世界上堪称先进,但同时因其气密性不好,装药又有限,所以射程最多能达到300米。到明末时就逐渐被威力更大的大将军炮取代了。

大将军炮就是国人最早称的“洋炮”,是19世纪英国军舰上经常使用的前膛加农炮。用在岳飞号上的火炮肯定是舶来品,但炮架明显是自制的。这种炮口径虽大,但威力与现代火炮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因后坐力小,在帆船上发射也不会翻船。

后来,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奉派到广东港岛采访,深入近海洋面,登上渔民的小船,终于还原了这个传说的真相,还留下不少珍贵的历史照片。但对后世很数人来说,这种说法还是太“传奇”了,英国皇家海军的风帆战列舰虽被永远列入战斗序列,但这只是个荣誉,实物早退役了。这两种几百年前的“古董”炮,在现代战争中,谁还会使用它?哪个指挥员也不会“复古”到这地步吧。

这种装着佛郎机和大将军炮的“炮舰”,在抗战中能发挥作用吗?

别说,就是这艘“岳飞号”,便曾屡立战功。1943年,“岳飞号”在古兜口遭到驻中山斗门日军汽艇的攻击。日军用机枪和掷弹筒轰击“岳飞号”,结果遭到反击,“岳飞号”连发数弹,瞬间烟雾弥漫,轰鸣声震耳欲聋,打得日军汽艇掉头就跑。

日军水上部队(资料照)

虽然具体是佛郎机还是大将军炮立功并不清楚,日军更搞不清是“何方神圣”,但此仗之后,“岳飞号”声威大震,从此,日军再也没有染指过崖门海域。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崖门一带水浅,日军无法调正规军舰进剿,汽艇又打不过,只好作罢。

就是这场战斗,日军在《独立第66大队战史》中有记载,只是他们没弄明白中国人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之后,“岳飞号”乘势出击,几次进入新会,中山沦陷区,切断日军航道,甚至曾经俘虏过一条日本上下川渔业矿业株式会社所属汽艇“海刚号”。这一战绩在日军上述战史中也有记载。

日军水上部队(资料照)

用佛郎机这样的老式武器在抗日战争中与敌周旋,读来多少会令人心酸。然而,这或许正是中国抗战的缩影——就算是老炮,用得好,一样可以保家卫国。

就这样,赵其休、黄梅初的“海军”,一直活跃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在这里坚守了七年,直到抗战最终胜利,赵其休又回到澳门,继续经商——抑或走私,甚至当海盗,那艘“岳飞号”也不知所终。

不过,走私的瑕疵不掩其抗战中的功劳苦劳,抗战胜利后,三江建起了一座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赵其休特地找到广东行营主任、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将军,撰写敬挽一副,书曰:“毋忝(音tiǎn,意为‘辱没’)于国,毋忝于宗,两代河山留正气;不屈于元(指元朝),不屈于日,三江风月吊忠魂”,并雕刻在石碑上。

这幅敬挽颇具文采,书写人是张发奎,写作者是谁已无从考证,对一个曾经的走私贩子而言,已经是至高的荣誉了。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1 阅读:41

如松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