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中国军队打破越军的环形防御体系,攻占了越南北部的重镇谅山,这是怎么做到的?

小文哥来了 2024-01-22 22:27:37

1979年2月17日,中国军队为了自卫反击越南的侵略,发动了一场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28天,是战争史上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役。中国军队的东线和西线部队,分别由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指挥,与越南的第一军区和第二军区的正规军、地方武装、公安部队和民兵展开了殊死的较量。战场横跨越南北部的6个省份,包括广宁、谅山、高平、河宣、黄连山和莱州,都是山岳丛林地带,地形复杂险峻。

3月4日,中国军队攻下了越南北部的重镇谅山,东西两线部队向南推进了20到40公里,打破了越南的防线,威胁到越南的首都河内。谅山市是谅山省的省会,位于一个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3公里的小盆地里,四周是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如扣马山、扣考山和扣派山等,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谅山市的交通十分便利,有公路通往河内、高平、太原、禄平等地,河(内)友(谊关)铁路也穿过市区,是越南北部的交通要冲。谅山距离河内150公里,是河内的门户。谅山以北是连绵的山峦,谅山以南是水田地带,没有大山阻隔,所以谅山是越南北部的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红河三角洲北部的屏障。

3月5日,新华社发布了中国政府的声明,宣布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中国边防部队开始撤回国境。从3月6日起,前线部队陆续撤退,到3月16日22时20分,最后一辆军车驶回中国领土。当天,中国宣布撤军行动完成,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

在这场战争中,战地摄影师记录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壮举(越方的照片较少,但有国外记者的照片作为补充)。在这些照片中,有两张可以作为这场战争的标志性照片,分别是中国和越南的,而且都是在谅山战场拍摄的。

中国的标志性照片是《攻占谅山省府大楼》。这张照片拍摄于3月4日,显示了中国军队的士兵在谅山省府大楼前高举着中国国旗,庆祝胜利。这是中国军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最大的战果,也是对越南的最大的打击。这张照片展示了中国军队的英勇和威武,也展示了中国军队的决心和信心,为国家和人民捍卫了领土和主权。

广西方向的东线兵团,是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由广州军区指挥,集结了6个军,分为四个集团,于1979年2月17日分14路进入越南境内。其中北集团是第41军,南集团是第42军,东集团是第55军,机动集团是武汉军区的第20军58师、第43军、第54军和成都军区的第50军(148师,150师)。

2月17日发起进攻后,战至2月21日,东线42军的124师、126师先头部队清除了高平外围的主要据点;55军的163师的487团2连(大渡河连)和489团7连于下午17时25分攻占了平顶山表面阵地,余敌退入法国炮台(即鬼屯炮台)。根据俘虏的越军上士的交待,炮台内有敌800到1200人,还有不详的越南党政人员。

22日到23日,在喊话无效的情况下,163师使用12吨炸药和2吨汽油进行了大爆破,彻底摧毁了4个进出口和所有通气孔;487团2营于23日3时30分攻克了探某据点群,歼灭敌人450多人;165师的494团以一个营加两个连的兵力于22日消灭了班庄的越军12团5营营部和两个连,493团从19日到23日连续进攻,占领了339高地。至此,越军第3师第12团被全歼。

原来的计划是,进攻开始后,北集团的41军的121师(其中361团是塔山守备英雄团)和123师主力(其中367团是塔山英雄团,369团是白台山英雄团)分别向董赛和扣屯进行长距离战役穿插,到达后形成内外正面,切断高平的敌人的退路,阻击太原、原平的增援敌人,然后在42军的配合下围歼高平的敌人。

2月19日18时,121师穿插到达809、841高地和董赛地区,完成了穿插作战的第一步任务,但是后勤通路被敌人完全切断,全师断粮弹2到3天,“只能靠采集甘蔗、香蕉、红薯、野菜等充饥。总算攻占了越军一个粮库才解决了断粮危机。”然后361团北上安乐,363团留在董赛地区打援,师前指率领362团继续向扣屯穿插,于22日到达扣屯。

123师主力在进攻开始后跟在121师后面,在通农分路向东经过安乐、河安,向扣屯方向穿插。367团2营沿公路乘坦克前进了47公里,沿山间小路徒步前进了43公里,于20日5时占领了扣屯西侧的312高地。但是,师团主力因为迷路耽误了50个小时,还没有到达扣屯(367团主力还没有出国境就迷路了,只好让369团超越攻击前进),后来改变任务参加了河安地区的进攻战斗,经过3天的激战,到23日才攻下了目标,打通了公路,把在不同地区作战的3个师连成了一片。

由于北集团担任大纵深穿插任务的只有一个团和一个营到达了扣屯地区,兵力不足,两个师都没有完成攻占高平的预定任务。拥有3个英雄团的41军穿插部队(另外41军的122师还有一个英勇善战的模范团364团)没有实现战前的预期目标,反而让小兄弟42军夺得了攻占高平的荣誉,这是一个遗憾。

虽然2月21日,第42军的部队已经占领了高平的外围,但是之前军区的通报说高平的敌人有两个多团,还有几十辆坦克,而第41军还没有到达,以第42军一个多师的兵力攻击似乎有些仓促,前指就命令42军就地控制要点,等41军到达后再行攻击。

2月24日,第42军的124师、126师和接替125师参加攻击的54军的162师,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对高平发起了攻击,经过7个小时的激战,于25日0时25分攻下了高平,但是歼灭的敌人只是掩护部队,越军的346师下落不明。

至此,第一阶段的作战结束了。高平之战,中国军队用力过猛,没有充分考虑越南北部多山少路甚至无路的复杂地形和越军的抵抗的坚决性和游击战术的执行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歼敌效果。25日,前指命令第41军、第42军在高平地区展开清剿,到3月上旬,逃进周围山地的越军第346师和其他各种武装被歼灭,但是其师部提前逃出了合围圈。

第二阶段的作战,谅山成为东线的主攻方向。

谅山是越南的重镇,越军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的兵力和防御工事,企图阻止中国军队的进攻。防守谅山的敌人是越军第3师的余部和刚刚增援的第327师、第337师、北太省197团等部,后备部队是从柬埔寨抽调回来的越军的王牌部队304师(越军TOP2)和325师(中国军队攻下谅山后,这两个师刚刚到达谅山的外围),是1979年战争时越军兵力最多的一个作战方向。

越军利用多年经营的野战防御阵地和坚固防御阵地相结合的完整的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体系,试图抵挡中国军队的攻击。

中国军队的55军是攻击谅山的主力,由广州军区指挥,由163师、164师和165师组成。55军在炮击过后,向谅山市区发起了猛攻。163师在55军坦克团的支援下,从西北方向攻向谅山城内,488团和489团从两个方向进攻,487团作为师预备队;164师从谅山东北方向进攻,其491团更是于3月2日9时许首先攻入谅山市区;165师从谅山西侧发动攻击。战至3月2日中午12时,中国军队全部攻占了谅山北市区,隔着奇穷河与越军对峙。

3月3日,中国军队继续向谅山南市区发起攻击,越军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和楼战。中国军队的士兵们不畏艰险,冲锋陷阵,与越军展开了近距离的肉搏战。3月4日,中国军队的士兵们在谅山省府大楼前高举着中国国旗,庆祝胜利。这一幕被战地摄影师拍了下来,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标志性照片。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