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600多名吴姓村民,集体要求改姓,揭开了一个埋藏650年的秘密

一个趣知史 2024-05-11 02:19:50

姓氏是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纽带,所以中国人也尤其看重自己的姓氏。然而,多年前江苏却发生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个吴姓村落600多人竟全部要求改姓。

这种事情简直令人闻所未闻。一个人改姓或许很常见,但一个村里大半部分人都要改姓简直太奇怪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次改姓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埋藏650年的秘密。而这个秘密涉及的主要人物名为张士诚。

那么,张士诚是谁?这600多人又为何坚持集体改姓?

乱世出枭雄

说起张士诚,恐怕很多人并不了解。然而,提起朱元璋,却没有人不略知一二的。因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实际上,张士诚与朱元璋都是元朝末年时的起义军领袖。但最终朱元璋所带领的起义军获得胜利,张士诚则因兵败而自缢身亡。

张士诚因出身贫困再加上环境的影响,没办法寻找出路的他只能走上贩卖私盐的道路。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盐贩子,但张士诚性格豪爽、为人仗义,所获钱财大多用于接济穷人。因此,在浙江一带声望很高。

元末年间,各方官吏压榨百姓,时间一长底层人生活的十分辛苦,各地起义军拔地而起。张士诚也因浙江当地财阀、乡绅的屡屡剥削,他与众盐贩根本赚不到钱。

这时,张士诚想到不如搏上一搏,或许起义还有一丝活命的机会。于是,他悄悄与兄弟商量决定带领当地百姓起义。

浙江一带有一人叫丘义,专管盐贩。他以手中的权力加上当地根本没有其他人与其抗衡,平时对待像张士诚这样的盐贩不是打就是骂,早就让张士诚感到不满。

决定起义后,张士诚与兄弟们商量就从丘义开始作为起义的标志。

于是,他们趁决定先下手,直接趁机杀死了丘义。他们还将其家中的财宝搜集,并将这些财宝分给了当地的穷苦百姓。

张士诚这种劫富济贫的行为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响应。加入起义军队伍的人越来越多。很快,他的起义队伍越来越壮大,人也越来越多。

到后期,张士诚的起义军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支能与朱元璋相抗衡的队伍。他占据了高邮地区,立国号为大周。

最开始,张士诚所带领的队伍还能与朱元璋的队伍搏上一搏,然而,朱元璋麾下的徐达、常遇春都是出名的良将。

与朱元璋相比,张士诚麾下却缺少这样的人辅佐。所以,单凭张士诚一人勇猛无比也根本无法和朱元璋的起义军相抗衡。

这场战争最后以张士诚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告终。而朱元璋则在一众良将的辅佐下,登上了皇位,开启了大明王朝。

然而离奇的是,张士诚自杀后,他的妻儿也在一片大火中消失了。人们猜测张士诚的家人被那场大火烧死了......

奇怪的祖训

江苏姜堰的吴家村里居住的村民基本都姓吴,这本没什么奇怪。毕竟,全国很多村落都以同姓居民居住在一起,他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祖先。

村里有一个名叫吴元大的青年,每到祭祖时他都有同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何祭祖牌位上姓氏为张。但自己和村里人却都姓吴。

这让吴元大百思不得其解,虽然村里有很多人都像吴元大一样,都有这样的疑问。但大家却对此缄口不言。因为村里有一条祖训就是:生姓吴、死姓张。

既然祖训在此,大家也都没有思考自己为何姓吴,死后却要姓张。但只有吴元大对此“耿耿于怀。”

他从小就想弄清此事,但家里的长辈却也无法给他准确的答案,只能含糊其辞的回答世代如此,也不知到底是何原因。

这件事困扰了吴元大多年,终于待他长大后,他才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寻找真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祠堂里看到一个小木板,小木板上写得是文言文,字迹也有些不清晰了。

吴元大将木板拿回家仔细辨认,最终他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吴家村的所有村民竟是张士诚的后裔。

而更令他惊讶的是,这个张士诚就是当年与朱元璋一起争夺天下的群雄之一。吴元大得知这个秘密后,非常震惊。

为了作证这块木板上所说的事实,吴元大翻阅了各种与当年有关的书籍和资料。他发现,原来当时所传张士诚死后,其家人也在大火中丧生的消息居然是假的......

这一切,还要从张士诚被抓前说起。当年,张士诚自知早晚都是朱元璋的手下败将,于是嘱咐妻儿在他被抓后在家里放一把火。造成在火中丧生的假象。

事实上,在那场大火中确实有人丧生,但却不是张士诚的妻儿,而是他的妾室。但这一招却骗过了朱元璋,以至于他并未追究死亡的人到底是不是张士诚的妻儿。

就这样,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俊带走了他的几个儿子,其中几个跟随张士俊回到老家。在仓巷一带生活。直到清朝中期,张士俊的后裔才敢修建张氏祠堂。

张士诚的儿子中,除了弟弟张士俊带走的几个,剩下的有被乳母何氏带走的,还有一个未逃走的被张士诚的忠仆带着才侥幸躲过了祸乱。

其中,被何氏带走的两个孩子主要生活在江西一带。然而,当年还是有人识破了两人的身份。

一位老船工实在不忍两个幼小的孩子落入官府手中,于是便谎称这两个孩子是自己的,姓温,不姓张。

从此以后,这两个孩子便跟老船工一个姓,并跟随他到了湖北境内,此后便在这里繁衍生息。

当初,张士诚忠另外一个未逃走的孩子在忠仆的保护下,想趁天黑逃出城外,却在城门口被拦住了。

为了掩人耳目,这名仆人看到手中的灯笼上写着“府”,于是想到一个办法,对官军谎称自己和孙子姓“府”,是平民百姓。

果然,官军看了看灯笼,确实写着“府”字,于是便放两人出了城。就这样,两人一路逃到了光福,从此便在这里生活。这里后来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村落。

而这个村落的人也大多姓府,但实际上,在宋朝以前的百家姓上根本没有府姓。因此,也就可以认定,府这个姓出现在宋以后,很有可能就是在明朝出现的。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张士诚的后代。

除了上述姓氏外,还有史书记载,张士诚的后代中也有以吴为姓的人。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曾下令对张氏族人收以重税,为了掩人耳目,张士诚的后人只得再次改姓为吴。

这批改姓为吴的张氏后人便是吴元大的祖先,这些人后来迁到了现在的江苏一代。为了记住祖先,便有了生姓吴、死姓张的祖训。

为改姓而奔走

隐藏了650年的秘密终于重见天日,知道自己真正的姓氏后,吴元大想到或许可将姓氏改成张。

于是他决定找村里人商议一起去相关部门改姓。在吴元大的劝说下,最终,村里有600多人都赞同和吴元大一同前去改姓。

为了让相关部门相信自己的话是真的,吴元大提供了很多历史资料,证明自己并未说谎,而是有真实的历史资料作证。

经过多方的奔走,吴元大和村里的人如愿以偿,将姓氏由吴改为张。从此以后,吴家村也变成了张家村。

很多人对吴元大执意改姓的行为表示不理解。认为既然吴家有祖训生姓吴、死姓张的说法,又何必去四处奔走改姓。

但认祖归宗,向来是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吴元大等人也不例外。而这种情怀,就是中国人对祖先的尊重。

而这一种情感早在周朝时有了,当时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而这种统治方式也奠定了中国人对血缘关系的认同感。

至此,姓氏也成为家族血统的象征,也成为凝聚中华民族的主要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绵延几千年,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断代的民族,都离不开强大的凝聚力。

是血缘、血脉将中华民族牢牢的凝聚在一起。因此,吴元大和村里人集体改姓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

毕竟,能够认祖归宗是吴家村村民的愿望,否则也不会有生姓吴、死姓张的祖训。这也是吴元大坚定找出吴家村姓氏真相的最主要原因。

好在吴元大的努力没有白费,在他们的坚持下,终于能够将姓氏改为张,从此以张姓后人自居,供奉祠堂。

结语

其实,吴元大之所以急迫地想要认祖归宗,除了血脉相连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希望像张士诚这样的大英雄能够光明正大的接受后人的香火。

吴元大称据自己找到的史书资料显示,张士诚当年将国度定在苏州,在那里统治十余年。百姓安居乐业,甚至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盛事景象。

张士诚将为人仗义好爽,在苏州一带更是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深受百姓的爱戴。因此,吴元大认为,这样的英雄应该有香火供奉。

苏州政府也十分认同吴元大的看法,甚至专门建立了一个纪念馆,从此以后,所有的张氏后人都能到这里祭祖。

作者:谦谦编辑:夜雨声烦参考文献:张士诚百度百科《不见于正史的“洪武赶散”,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紫牛新闻,2021-08-31《己亥年张氏祭祖大典:逾5000名海内外张氏后裔聚首清河》,中国新闻网,2019-05-28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23

一个趣知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