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打工仔,娶一对姐妹花为妻竟是总统女儿,以此为跳板成首富

文人相爱也相轻 2024-04-13 03:04:07

一说起打工仔,人们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刚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进城打工人员的形象:头发老长,邋里邋遢,手里提着铝制饭盒,吃着青菜咸鸭蛋下饭,姿态一副沮丧的样子。他们的工作是鞋厂、袜厂、制衣厂、纺织厂、眼镜厂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充其量是混口饭吃而已,至于要娶老婆成家立业或者向更高层次,那是还有颇长的路要走,因此,当年村委会为了鼓励天天在家没事干的小青年外出打工,在墙上刷起了这样的标语:打工不仅能致富,还能交友娶媳妇。给大家画大饼、灌鸡汤,至今想起来依然觉得好笑。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昔日从农村走出来的一大批打工仔,扎扎实实从基层一线做起,抵御贫穷、困难和挫折,不折不挠,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勤奋和毅力,经历从无到有,从平凡到伟大蝶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还成为令人景仰的一代打工佼佼者,在从前走出的村里,乃至附近的四村八邻都传为佳话。在广东一个贫困村里走出的一位名叫威廉的小伙子,他外出打工出息了,他不仅成了打工所在地的首富,还娶了一对姐妹花为妻,尤其令人咋舌的是,这对姐妹花的父亲竟然是一个国家的总统。

在我们打工者心目中,总统是一个国家的元首,拿农村里老人家的话说,就相当于皇帝,历史上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皇权至高无上,我们有句老话说:皇帝女儿“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多少英雄豪杰觊觎这美妙绝伦,自然是不愁嫁。因为娶上皇帝的女儿,可谓是攀龙附凤,不用真刀真枪就能干出个王侯将相,享受荣华富贵,得来全不费工夫,多省心!其次皇帝家族基因好,精挑细选,漂亮那是自然的;同时因其身份高贵,出嫁时的嫁妆当然也少不了。谁娶上皇帝的女儿,那场面、那风光、那派头,简直令世人惊羡,所以,娶上两位总统女儿为妻的威廉事迹在村里引起轰动效应顺理成章。那么,他是如何娶上的呢?

威廉(William)一听就是个外国名字,其实他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一个村里的小孩,只是后来成为富豪之后,为了应酬生意场合的事情才改的名字。威廉上世纪80年代出生在农村一个典型的“打工二代”家庭,父亲是帮人家跑运输的司机,母亲没有固定的工作,平时只能靠着做钟点工补贴家用。父母为了赚钱养家,小时候的威廉就跟着爷爷生活,成为一名拿今天一些偏僻农村的话说是“留守儿童”。

不过,孩子的天性跟家庭条件好与否关系不大,威廉每天跟着爷爷参加一些田间劳动,闲时与街坊邻居的聊天攀谈,在街头巷尾与村里的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玩耍,生活虽然不算富足,却充满爱,他认为童年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威廉的爷爷突然卧床一病不起,父母七手八脚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这是一种绝症,明知这种病是烧钱,家里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昂贵的医疗费,但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将所有的积蓄拿了出来,威廉也每日期待着,有一天爷爷能康复,家里又能回到从前的喜乐和安详。

不幸的是家里的积蓄花光了,还四处举债借了不少钱,爷爷还是没能逃过病魔的折磨,不幸离世。面对这种情况,威廉的父母打听到有个亲戚在斐济打工,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还掉所有的债务,还有一小笔积蓄,而且那个地方消费水平也不高,为了能积到更多的钱,尽快地还清债务,寻思反正在国内也无牵无挂,于是决定举家到国外去打工。不过去欧美的费用昂贵,打工的竞争也相对激烈,便决定到比较偏僻而且费用低廉太平洋岛国斐济去打工。

对于中国农村人来说,背井离乡往往是让人十分痛苦的,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自然要克服语言不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刚开始那阵子的确碰到了不小的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步入了正轨,父母也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收入也还不错,年纪尚小的威廉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一所学校读书,由于在这里读书接受全英文教学,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英语的威廉英语水平可谓是突飞猛进,没有几年便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圈。

随着时间的推移,威廉一家人努力打拼,节约花用,渐渐地有了起色,不仅还清了爷爷医疗费用的全部债务,还小有积蓄,后来又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地步入了正轨,尤其是威廉完成学业后,找到了工作,以年轻一代开朗活泼的姿态敔融入当地的生活圈。

刚刚走出学校步入社会的威廉,在工作之余闲遐时间,喜欢热闹的人常用一种呼朋唤友的休闲方式,一来联络联络感情,大家凑在一起,唠唠嗑、喝点酒,既可以增进互相之间的感情,再者志趣相投,一起学习,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慢慢地,他们一起聚会的时间越来越多,加入这个聚会的新面目也越来越多。

就在一次聚会的时候,威廉在在人群中看到一位长着一副华人的面孔的女孩,肌肤略带黝黑,面如银盘,眼似秋水,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莞尔一笑露温柔,气质香含秋华露,端庄秀丽,尤其是身材高挑,长身玉立,似一块未经打磨的美玉,其天然的质地,固有的光泽,斑斓的色彩,一头乌亮的秀发,精巧的鼻梁,樱桃似的嘴唇,充满青春的朝气和魅力,当下即一瞥惊鸿,惊为天人,便自此乱了那七尺男儿的心扉:她是谁?怎么没见过她?有种似曾相识感觉的威廉对女孩充满了好奇心,主动地上前与她攀谈。

此时女孩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刚才聚会上活泼开朗、文质彬彬,在人群中伟岸挺拔,器宇轩昂,颇有鹤立鸡群味道的男孩,只见他光洁白皙的脸庞,清秀分明的五官,黑亮垂直的头发,斜飞的英挺剑眉,乌黑深邃的眼眸,处处泛着迷人的色泽。尤其是他张扬着高贵与优雅的不俗谈吐,谦逊儒雅,犹如琼枝一树,栽于黑山白水间,这些无不透露出种成熟、理性、乐观、勇气和踏实肯干的风貌,少女之心不由泛起阵阵涟漪,心中暗生情愫,心里怦怦直跳地向眼前这位男孩介绍起自己的身世:

自言本是华夏女,家在邻国海岛住。她告诉威廉自己的名字叫伊莎,是来斐济这里读书的,听到有来自遥远自己故乡的年轻朋友在这聚会,便慕名而来参加,她告诉威廉自己家的祖籍是广东,当威廉听到在异国他乡遇到老乡,那可谓是喜出望外,何况还是如此美丽的女子,更令他心潮澎湃,就这样,她与他相识、相知,相拥,两人在一起了,斐济的海边有他们的身影,夜晚的星空下是他们的对视,潮来潮往的时候他们互相拥抱,如果没有约定而偶然相遇他们会心照不宣的微笑,一切都很甜蜜很自然很美好,很快坠入情网,随后发展到谈婚论嫁的程度。

威廉觉得自己愿意这样一辈子下去,过分热烈的太阳,或者是偶至的台风,都不能阻拦他们相爱,此时,伊莎要带他去见自己的父母。本来,威廉的想法是,伊莎毕竟选择来斐济留学的女孩,家庭条件应该也不会太好,充其量是与自己门当户对。谁知道,威廉喜滋滋地要回爱人家第一次拜见岳父大人的时候,伊莎告诉他一个惊诧得如五雷轰顶的消息:伊莎的父亲是邻国基里巴斯的总统汤安诺。

这一消息可把威廉吓坏了,他根本没有想到,平时如此低调的女朋友有着这么惊人的身世,有如此非同寻常的身份,自己一个“打工二代”,如何能高攀得起呢?一时陷入十分自卑尴尬境地。但伊莎不这么认为,她说,在我们国家,只要男人有担当,承诺并且实现让女人过上好日子就行了,其它的不用考虑得太多。

原来,基里巴斯,是一个比斐济还要小得多的国家,位于太平洋中心地带,也是一个群岛国家,由33个岛屿组成,能住人的岛屿不到10个。整个国家人口不多,只有10万人口,不如我国一个镇的人口多。而且十分的贫穷,居民像原始人一样,衣不附体,住在椰子壳房子里。这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只有50岁,女的60岁,男人50岁,在中国来讲,正是事业有成,享受生活的最好年龄。可惜基里巴斯男的过早去了另外一个世界。被评为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基里巴斯没有军队,仅有大概300名警察。国防同样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负责。

更让威廉感到震惊的是,伊莎的父亲汤安诺之所以能当上总统,跟她当年在广东赫赫有名的大汉奸的爷爷汤廷海有关系。汤廷海,出身于广东一家书香门第,年轻时候在家族的庇佑下,接受过先进的高等教育,随后他参军,由于有文化知识,又精通多门语言的能力,很快在军队里混得风生水起,不久之后就当上了一名中层军官,可谓是仕途一帆风顺。谁知天有不测风云,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他所在的部队要派往前线打仗御敌。此时的汤廷海肠子都悔青了,但军令如山,当逃兵是什么下场他还是知道的,只好硬着头皮跟随部队抵达前线。

这个时候身在前线的汤廷海面对来势汹汹的侵略者,见人就散布“华夏必败”言论,一听到枪炮场骨头者软了。这样的人别说打仗,就是负责后勤,他都得担心遭到轰炸,最后这支部队的结果是可想而知,很快他就率领手下的一帮人做出抉择,即:好死不如赖活着,与其当烈士,莫不如去给小鬼子当狗!汤廷海便成为了一名“伪军”。

当然,仅仅是贪生怕死为了保命,倒戈投靠了敌人,希望能借此换来一份所谓的“平安”,在当时那个年代并不算十恶不赦,可汤廷海前脚当上二鬼子,后脚就暴露出罪恶本性,他成为侵华日军司令部的翻译和走狗,特别是日寇为了扩充军备,曾经计划在西南太平洋附近大肆修建军事基地和军事要塞,汤廷海凭借着自己的商业人脉和翻译能力,不仅为日寇“牵线搭桥” ,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还负责大肆招募并抓捕劳工前来干活,背靠日寇为虎作伥,为日军效力,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无恶不作,走私包税,欺压百姓,可谓是坏事做尽,臭名昭著,诸如强取豪夺、欺男霸女之事更算得上是日常中的日常。成为广东史籍记载赚得盆满钵满的大汉奸。

中国民族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十五年艰苦卓绝的抗争,终于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个消息传开,多少国人留下了激动的泪水,可是汤廷海听到这个消息后,则感到毛骨悚然,惶惶不可终日,此时汉奸、卖国贼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惩办汉奸卖国贼轰轰烈烈开展,害怕“秋后算账”的汤廷海只好带着全部财产跑路。

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似漏网之鱼。在日本人的帮助下,他最终的落脚地,就是如今的基里巴斯,当然,那时不叫这个名字,日本人叫它范宁岛,美国人则叫它吉尔伯特群岛,此地算是日本人的势力范围,由于没有什么资源,美国也不稀罕过来占领,而这也让汤廷海更加坚定了留在当地的愿望。

那时,精通日语的汤廷海先是花重金伪造了一个华裔商人的身份,随即又大肆购买土地、建立产业,最后为了稳妥起见,他更是在当地娶了一名妻子,这才总算是稳定了下来。而后汤廷海便成为了一位大地主,并于1952年诞下二子,也就是后来的汤安诺、汤哈里。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汉奸出身的中国商人又是怎样将儿子培养成外国总统的呢?

原来,这汤廷海虽然是一名汉奸,但不得不承认在做生意方面有独到的眼光,敏锐的嗅觉,他的手中拥有财富之后,便意识到既要有钱,又要有地位,单从政不行,有可能让自己这个国家除了钱外,就没有地位,如果仅有钱没地位,那到时候肯定会被有势力的人给欺辱并夺走财富,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汤廷海决定悉心培养自己两个儿子,不仅让他们在小时候接受贵族学校的教育,又把他们着到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和伦敦大学完成学业。回到基里巴斯后,又拿出许多钱进行一系列暗中神操作,两个儿子迅速跻身岛国精英阶层,后汤安诺顺利当选为基里巴斯总统。

在女友伊莎的强烈要求下,广东小伙子威廉只好硬着头见到了老丈人——时任总统的汤安诺。这名五十多岁的总统一见到威廉方方正正的脸上,挂着苍劲有力八字眉,充满智慧的双眸泛着光芒,略带羞涩腼腆的神情闪烁着诚恳和老实,这一切都打动了阅人无数的总统先生,并不高高在上,反而对他十分欣赏,觉得他一定不是三心二意的人,相信他之后肯定会创造更好的生活。

于是,汤安诺总统当即答应了这门亲事,同意将女儿伊莎嫁给威廉。更让威廉匪夷所思的是,汤安诺又牵出一个女孩,伊莎亲妹妹莫娜,同样一位花容月貌的姑娘,作为姐姐的陪嫁,要嫁给姐夫。此时,惊得目瞪口呆的威廉意识到自己真的是交上了桃花运,如此国色天香的姐妹两个都看中了他,要同时嫁给他。

原来,基里巴斯是“一夫两妻”的国家,但基里巴斯的婚姻状况仍然比较保守,需要上门提亲,必须要征得对方父母同意,这就像中国古代一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可以娶回家,只要男人有钱,能养活起整个家庭,家里人没有意见,一夫两妻视为正常,很看好威廉的总统汤安诺便作出了二个女儿同嫁给一人的决定,并真诚地祝福他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和幸福。

当然,接下来的威廉并没有辜负这位总统老丈人的期望,借着岳父汤安诺的东风,以此作为跳板,在基里巴斯又做起了生意,并且做得风生水起,他发现基里巴斯食谱单一,基本只有鱼。他就在基里巴斯开了一家中餐馆,并取名叫首都饭店。这家店在他的努力经营下,生意越来越红火,如今也是基利巴斯最有名的饭店之一。凭借饭店的丰厚收入,威廉又投资了基里巴斯的渔业,农业,建筑业,在各个行业都风生水起。毫无疑问,他也成为了一名大富豪,一度跃升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首富,财色双收的他令无数人羡慕不已。

从此,三人世界恩恩爱爱,相敬如宾。两个妻子宽仁大度贤淑聪慧,平日总是尽量周全地照顾丈夫的饮食起居,问寒问暖,为他分忧解愁,给他以生活的乐趣。当他苦恼的时候,姐妹总是多方体贴,百般抚慰。生气的时候,总是轻声细语,笑脸相劝。两位妻子不顺心的时候,他总是宽大为怀,一席风趣幽默的话语,使她化嗔为乐。彼此之间爱情感到幸福爆棚。

广东小伙威廉能走到这一步,不仅看到打工人面临困难和挑战,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取得成功和财富成为人生赢家,虽然说有运气的成分在,但也是他自己脚踏实地得来的,他优秀的品格,正确的选择,坚定的意志,不屈的精神的结晶。而两姐妹的包办婚姻,山河远阔,人间烟火,相处和睦,可以看出他们的爱情,超越了国界,甚至是世俗的偏见,同时温暖了时光。只要彼此真心相爱,打磨出了一段让人甘愿奉献、无怨无悔的幸福婚姻,此生便无遗憾。

0 阅读:2

文人相爱也相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