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山东女虎郑金兰,敛财破亿,到案主动交代,开庭却全面翻供

茶阅史记 2024-04-21 11:48:27

2020年11月23日,山东省纪委官宣了原山东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局长郑金兰落马的消息。

此时,郑金兰已经退休将近5年了。她本以为可以安度晚年,没想到还是等来了锒铛入狱的结局。

“卖菜书记”

郑金兰是山东青州人。据她自己所说,这个名字是爷爷起的。

她小的时候,爷爷讲了一则“兄弟俩找金子”的故事,哥哥贪心,最后死了,弟弟不贪,最后活了下来。郑金兰回忆,因为这个故事,她对金子最初的印象是“可爱又可怕”。

不过讽刺的是,她最后和故事中贪心的哥哥一样,“死”于“金”字。

早年,郑金兰长期在“风筝之都”潍坊工作,曾担任过潍坊市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务。

从1997年到2006年间,她在潍坊市委副书记的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这期间,郑金兰最大的贡献,就是为这座城市打造了一个富有特色的地方品牌——潍坊国际风筝会。

据当地媒体报道,“郑金兰是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主要策划,曾连续担任风筝会总指挥”。

可以说,正是由于她的努力,潍坊的“风筝文化”成功走出山东、走向世界,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

除了推动“风筝文化”外,郑金兰还热衷于写书。

她毕业于昌潍师专中文系,文化功底相当不错,曾参与《潍坊民间艺术史话》、《潍坊民间故事》等书的撰写,在山东小有名气。

2002年,郑金兰主动申请转至农业领域工作。

山东是农业大省,但是农民的生活水平却一直难以提高。郑金兰主管农业期间,多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研,还亲自跑到银行拉贷款,到各地积极宣传山东的农副产品,被人称为“卖菜书记”。

她说:“抓农业是个苦差事、累差事,但我愿意干,因为我出生于农村,父母至今仍在农村,在我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农民情结。”

为了彰显自己对农业领域的重视,郑金兰还特别出版了《三农手记》。这本书以日记形式,详细记录了她分管潍坊市农业以来的工作经验。

当时一些人盛赞郑金兰“是杰出的干部,富有人情味和同情心,是潍坊人民的优秀儿女”。如此高的评价,后面看起来讽刺味极强。

很显然,郑金兰没有保持住所谓的“农民本色”,更加谈不上是“潍坊的优秀儿女”。

“干地矿吃地矿”

2006年,郑金兰调任山东省地矿局副局长,一年后升任局长。

进入地矿系统工作之后,郑金兰依然热衷出书。2012年,她的纪实作品《地矿手记》面世。

该书近37万字,简介中提到了郑作为全国地矿系统唯一的女局长,坚持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下了地矿工作中的所见所思。

在外界看来,郑金兰应该是既有能力、又有专业水平的“学者型”官员。可是背地里,这位“女知识分子”捞起钱来却毫不手软。

她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为不法商人在厂房搬迁、矿权转让等方面提供帮助,并借此大发横财。

在郑金兰落马后,通报批评她“干地矿吃地矿”,把国家资源变成了自己和亲属非法牟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敛财金额竟然达到1.09亿余元。

郑金兰本以为,随着自己的退休,这些肮脏的交易也会被掩盖,能够安全着落,平静地度过晚年。

但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退休五年后,她还是等来了法律的审判。

2021年11月2日,淄博市中院公开审理了郑金兰受贿一案。郑金兰到案后,为了争取减刑,曾经主动交代了大部分受贿犯罪事实,还退还了一部分赃款。

但在开庭时,她全面翻供,拒不认罪,而且由于她的大部分赃款早已转移海外,无法追回,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考虑到种种情节,法院最终判处郑金兰死缓。这个原本富有才华的女官员,在古稀之年迎来了锒铛入狱的结局。

郑金兰的经历,后来被拍成了警示片《矿权背后的交易》,深度剖析了她理想信念缺失,背离初心使命的过程,用于警醒后人。

19 阅读:7858
评论列表

茶阅史记

简介:杂乱无章,章绝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