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原中组部副部长李锐的前妻,曾多次主动揭发丈夫,活到了87岁

茶阅史记 2024-04-23 13:15:10

李锐,熟悉党史的历史爱好者,对这个名字是绝对不陌生的。他总是和中国革命的历史记述相联系,当过中组部副部长;更是毛主席的秘书,是主席的身边人。

李锐生于1917年,正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一年。四十年代,受到革命的召唤,他来到延安,从事新闻工作,在《解放日报》当了一名宣传写手。

不过,今天故事的主角并不是李锐,而是他的前妻范元甄。范元甄,1921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年龄比李锐要小几岁。范家家境殷实,接受了西方的新式教育,崇尚革命、进步、自由。

1935年,北京爆发了“一·二九”运动,范元甄在武汉也举起了横幅,走上了街头,声援北京学生。这场运动成为范元甄思想觉醒的契机,不久后,范元甄便加入了组织。

一开始,范元甄只是在南方局工作。期间,面容姣好的她结识了才华横溢的李锐,两人遂走到了一起。1939年,婚后的两人前往延安,被普遍称为“美满的一对”。

1940年左右,延安掀起了整风运动,两人都深陷其中。

整风运动一大特点就是思想改造,改造的对象自然是天然具有“资产阶级”特性的知识分子。改造的理论依据,应当是这句流行甚广的名言:牛都可以改造得能耕田,为农夫所用;人当然也可以改造,为党和革命所用。

这场改造运动,范元甄是成功的“抢救对象”,思想言行都“左”的出奇。李锐则恰恰相反,不管是批斗、撤职;还是开除、流放,李锐还是李锐。

一个“左”,一个“右”,自然矛盾重重,不可调和。李锐后来曾在《世纪之交感言》中写道:“延安的抢救运动,使我头脑更加冷静,较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自己的看法。”

执拗的性格让李锐进入了监狱,他何以被捕呢?有两三个人在逼迫之下,承认自己是特务,诬陷李锐是上级。这是主要原因不假,除此之外,李锐放言无忌地高谈阔论,恐怕也早已引起了康生的注意。

康生污蔑李锐对组织有杀父之仇,其实这只是欲加之罪。李锐的父亲是在1922年病故,那时候还没有红军,又何曾有杀父之仇呢?

从1943年4月到1944年6月,李锐身陷囹圄,范元甄也受到了牵连。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范元甄竟然选择了与丈夫离婚,来令自己置身事外。

出狱后,妻子范元甄又和李锐破镜重圆,好似原有的分歧不存在似的。很有可能这次结婚的出发点不是真爱,而是妥协和自保。

新中国建立后,李锐主持湖南省委宣传工作,妻子范元甄则担任了湖南省工业厅秘书一职。

“庐山会议”时,李锐作为秘书,受到波及。中直机关党委负责人找李锐谈话,透露要开除他党籍的决定,问他的意见时,李锐则说:“赞成开除,没有意见。”时隔多年,李锐回忆当时的场景,感到完全绝望,只有无限的悲哀。

李锐白天在机关挨批斗,晚上回到家里,又一场批斗在等着他。自从李锐出事,还是妻子的范元甄就同他划清了界线。不仅如此,范元甄还收集资料,揭发了丈夫不满的言论。

巧合的是,李锐的秘书站了出来,为其打抱不平。李锐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放着范元甄前不久给李锐的一封信,信中是范元甄对“大跃进”也怀疑,对放卫星也埋怨。

这位秘书便将此信交给了组织,有了罪证,范元甄的日子也不好过,成了被审查的对象,下放到车间当了一名工人。

范元甄一不做、二不休,进一步揭发李锐,写了两个笔记本的材料。1961年11月,李锐和范元甄又办理了离婚手续。

从北大荒接受改造回来后,李锐又被下放到安徽磨子潭水电站,继续改造。这时候,李锐的朋友暗里提示他,这是范元甄告状的结果,而且涉及的是对主席的看法。

直到改革开放,李锐恢复了名誉,两人的恩怨才告一段落。晚年的范元甄还想和李锐复婚,但这次李锐没有同意。范元甄于2008年逝世,终年87岁。

0 阅读:137

茶阅史记

简介:杂乱无章,章绝句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