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华东野战军焦急出兵,主席泼一盆凉水,让粟裕清醒

如松谈历史 2023-12-06 07:01:02

作者:九鱼亭

1947年春,蒋氏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由于之前蒋军时常被我军各个击破损失惨重,蒋氏决定改变战略,改乘虚进袭为步步为营。

蒋军进攻的一个重点目标就是陈、粟的华东野战军,为了解决华野,蒋氏在胶东线以南、京浦线以东,调集了3个精锐部队为主干的3个机动兵团。

蒋军之所以改变作战方针,是着实被我军打怕了,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时常采取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策略,而且是屡试不爽。为此,蒋军采取“密集靠拢、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策略,一方面在战略上逼迫华野与其决战,另一方面,迫使华野处于战略劣势。

此战中,蒋氏不惜血本,拿出了蒋军五大主力的三个,他们分别是整编74师,整编11师和第5军。

在抗日战争期间,整编74师是立下战功最多的王牌师,万家岭战役、上高会战,在凶狠的日军面前,74师同样能发挥出强悍战力。俞济时、王耀武乃至张灵甫都是蒋军中名列前茅的骁将,如果说他们不会打仗,那就真的有些言不由衷了。

李延年曾经说过,“只要有10个74师,就可以统一全中国。”总而言之,整编74师可谓王牌中的王牌。

第5军是由杜聿明亲手创立的,号称蒋军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无人不知的“昆仑关大捷”就是由第5军完成的。第5军曾经在缅甸对日作战,有过辉煌也有过损失。这是一支身经百战,全美式装备的机械化部队,其战力不可低估。

第三个就是整编第11师,这支部队隶属于陈诚的“土木系”,整编第11师和18军是陈诚发迹的最大倚仗,而且最让我军头疼的胡琏正是11师师长。主席曾经这样评价胡琏:“18军胡琏,狡如狐,勇如虎,宜趋避之,以保实力,待机取胜。”

淮海战役前,华东野战军多次和胡琏交手,几乎占不到任何便宜,我军的精妙战术到了胡琏这里大多数都会失效。1949年10月的那场金门战役,我军损失3个团,敌人的指挥官也是胡琏。

蒋军以三大主力部队为基干,组成三大兵团,步步为营向华东野战军扑面而来。粟裕统兵向来喜欢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但面对如磨板一般的几十万蒋军精锐,也陷入了困境。

起初,粟裕准备以3个纵队包围泰安,吸引敌整编75师、整编85师前来北援,待敌人出动,华野就可以在运动中以4个纵队相继歼灭敌人。

然而,尽管我军包围了泰安,并展开了凌厉的攻势,但敌人竟不为所动。换言之,敌人宁愿牺牲小部分兵力,也不想改变其战略目的。

在泰蒙战役中,华野攻下了泰安,歼敌1万,俘虏1.4万,是一场不小的胜利,可在整个战略层面,并没有伤及蒋军主力,接下来,粟裕遇到难题了。

不论是东北野战军还是华东野战军,在解放战争初期,都鲜有和敌人硬碰硬的阵地战。我军在很长时间内,都在极力避免和敌人打阵地战,一方面,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敌强我弱,这种局面根本无法硬碰硬,另一方面,我军擅长在运动中歼敌,这才是我军的强项。

可是,蒋军采取的策略正好克制了我军的优势,逼迫我军和敌人硬拼。从1947年4月20日到27日,敌人在多条战线上和我军激战,尽管我军战士英勇奋战,但占不到丝毫便宜。

鉴于敌强我弱,粟裕马上下令,部队东撤休整,避其锋芒寻机再战。直到1947年5月,华野都没有打出一个战略层面的歼灭战,这对于华野副司令粟裕来说,可谓压力山大。

5月初,粟裕和陈毅等人反复思考,准备再派出几个纵队大胆南下,佯攻鲁南,乃至攻击苏北,逼迫蒋军分兵回撤,一旦敌人出兵,我军就有机可乘。

粟裕确定好计划后,马上上报总部。主席看完粟裕的电报,马上判断出一点,华野包括粟裕在内,有些沉不住气了。

虽说粟裕统兵作战,时常兵出险招,但粟裕心里很清楚,即便是冒险,也要有一定的把握。可在此时,粟裕有些慌了,作为我军中数一数二的名将,粟裕向来沉着冷静,很少在他的脸上见到慌乱之色。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敌人步步紧逼,而我军并无良策,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后果难以预料。主席很清楚目前陈毅、粟裕的处境,现在最重要的不是想出什么妙计,而是要让将军们冷静下来。

随后,主席马上给华野发电:“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处置其妥,只要有耐心,总有歼敌机会。”

5月6日,再度给华野发电:“第一不要性急,第二不要分兵,只要主力在手,总有歼敌机会。”

诚然,粟裕匆忙分兵南下的计划太过冒险,或许有赢的机会,但绝非良策。作为一军统帅,必须在任何时候保持冷静的头脑,绝对不能轻易打无把握之仗。

林总曾说,粟裕是总是打神仙仗。事实上,粟裕也并非老想冒险,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新四军的装备太差、敌人太强,如果不冒险,那就没有赢的机会,所以即便有5成把握,粟裕也得试上一试。

纵览粟裕将军战绩,出兵诡计,神机妙算,打得敌人狼狈不堪。反观林总统兵,却总要反复推演,直到有8成把握,才能出兵。

在收到主席的电报后,粟裕才逐渐清醒过来,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倘若他一意孤行,在局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分别南下,很可能造成无法预料的结果。

此后,粟裕将部队集结在鲁中地区,在新泰、莱芜、蒙阴摆开战阵,准备伺机歼敌。事实上,粟裕的确有些着急,但他之前的布局和蒙泰战役并没有白费,在华野不断调整下,敌人才最终露出破绽,那期待已久的战机也悄然出现。

正是因为主席的高瞻远瞩,和粟裕、陈毅的冷静判断,才有了之后的孟良崮战役,一战扭转了整个华东战局!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0 阅读:1

如松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