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明知故犯“兵家大忌”,意外救了卫立煌和20万国军

如松谈历史 2023-12-03 06:57:01

作者:胡显达

在战争中,能够打得对手彻底服气的人不多。在世界战争史上,拿破仑、彭德怀、刘伯承等人,是其中的佼佼者。

拿破仑在欧洲战场以一敌十,打得反法联盟一败再败,胆战心惊。

彭德怀在朝鲜战场,用劣势装备打败了麦克阿瑟、李奇微等美军的二战名将,让美国第一次尝到了被对手羞辱的滋味。

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在抗日战场,不惜冒险犯兵家大忌,在七亘村两次伏击日军辎重部队。这次伏击战,不仅挫败了日军从娘子关一线背后猛击忻口20万国军的计划,更让日军领教了刘伯承用兵出神入化的厉害。

有文章载,战后日本把刘伯承的七亘村伏击战写进他们的军事教材加以研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刘帅是日军的克星。

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1937年10月13日,卫立煌在忻口地区阻击日军第五师团、壹岛支队等2万多人向太原进犯。

日军几番冲击,突破不了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在蔡家岗、南怀化、大白水一线的正面防御,遂悄悄改变了打法,不再一味地从正面突破,而是把正面突破当作佯攻,用于吸引卫立煌的注意力,暗中则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偷袭忻口背后的娘子关。

日军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切断卫立煌第14集团军的后援和补给,让其弹尽粮绝,陷入日军的南北夹击之中。

卫立煌

由于娘子关的守备兵力较为薄弱,在日军的绕道偷袭中惊慌失措,更架不住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结果守军没有抵抗多长时间就弃关而逃了。

娘子关的丢失,与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没有听从延安方面的布防建议有很大的关系。与忻口一线防御相比,娘子关属于梯次防御中的二线防御。阎锡山的兵力部署侧重于忻口一线,用的是卫立煌的中央军精锐第14集团军,守备娘子关的大都是一些装备较差、战斗力较弱的杂牌部队。

娘子关是整个山西防御战的锁钥。娘子关若失,山西北部的日军板垣第5师团和蒙疆兵团将与河北日军的第1军合兵一处,忻口一线的20多万中国军队将面临着后路被抄、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战前,主席在延安曾专门致电已抵达太原的周、朱、彭,嘱咐他们建议阎锡山重视娘子关的防御,要用重兵守备,以防止日军分兵偷袭,断了卫立煌一线防御向南撤退的后路。

然而,阎锡山认为,卫立煌的第14集团军是蒋氏的中央军精锐部队,武器装备都比晋绥军好得多,有20多万的兵力在忻口一线正面防御,足以守住这个太原北部的屏障,不必杞人忧天担心娘子关的丢失及其守备兵力的薄弱问题。

溃逃中的国军看到刘伯承的129师正在向娘子关一带进发,出于好心劝刘伯承,赶紧与他们一道向后方撤退,这股偷袭日军的火力太猛了,他们根本抵挡不住。

然而,刘伯承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八路军总部交给129师的一个任务,就是在敌后寻找战机,用他们旨在断敌交通和物资补给的游击战,策应和配合卫立煌在忻口一线的正面防御。

娘子关的失守,国军的向南溃逃,对忻口一线的20万国军绝对是一个致命的威胁。在此一带袭扰、牵制、破坏日军对忻口中国守军的夹击计划,无异于他们的救命恩人。

面对娘子关守军的一触即溃,日军也做梦想不到延安方面装备低劣的八路军敢摸“老虎屁股”。这也就为129师的敌后游击创造了一个出其不意打击敌人的条件。

综合这些方面的考虑,刘伯承决定129师挥兵北上,不退反进,在娘子关一带捕捉战机,给日军来一个出其不意的突然打击,挫一挫他们的骄狂气焰,也从敌人的侧后很好策应一下忻口一线中国军队的正面防御,并有力掩护他们向太原方向的安全后撤。

772团七亘村2次伏击日军战斗略图

要知道,娘子关一带,山路崎岖,运输不便,作战补给十分要命。日军拿下娘子关后,自身携带的军用物资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如果日军想从背后猛击忻口一线的中国守军,就需要沿井陉到平定一线,向娘子关一带输送粮食和弹药。这条线是日军的一条秘密运输通道,七恒村则是卡在这条补给线上的一个咽喉地带。

七亘村附近的山谷险要,道路狭窄,路面不足2米宽,路南都是十几米的高坡,路北是几十米的大深坑。在此伏击,敌人左右无处躲藏,首尾难以相顾。

10月25日,刘伯承接到772团的侦察兵报告,日军第20师的辎重部队正在距七亘村不远的测鱼镇宿营修整。随即,刘伯承命令陈赓的386旅在七亘村伏击日军这支辎重部队。

10月26日天刚亮,陈赓命令772团副团长王近山率领3营和特务连1排进入七亘村附近地域设伏。9点左右,日军如约而至,在此设伏的部队按照刘伯承的指示,把日军先头探路的轻骑兵放了过去,等到他们的辎重部队进入伏击圈,772团的伏击部队把雨点般的子弹、手榴弹一齐打向鬼子,这些鬼子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撂倒了一大片。狭窄的地形、受阻的道路,也让这些突遭袭击的鬼子无法展开队形,发挥他们的火力优势,见势不妙、残存下来的鬼子只能沿东石门方向仓皇逃向测鱼镇。

此次伏击战,我军消灭了300多个日本鬼子,并缴获了他们用车拉来的全部军用物资。

由于进犯平定、娘子关的日军频频告急他们的粮食弹药,滞留测鱼镇的日军辎重部队决定再次经过七亘村向前线输送作战物资。日军依据孙子兵法用兵不复的原则,认为八路军在七亘村伏击之后会迅速向其他地方转移,以防止他们的报复。他们一面派出部队疏通、抢修七亘村的被毁道路,一方面再次筹集物资、整装待发。

为了不让占据娘子关的日军给忻口守军的向南撤退造成太大的麻烦,就要想方设法切断他们的物资补给。七亘村绝佳的伏击地形再次引起刘伯承的注意。

刘伯承知道日军的用兵很教条,再加之测鱼镇的日军除了再次经过七亘村向前方输送物资之外,也没有其他可以绕行的道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便决定冒险违反一次用兵不复这一兵家大忌,再次设伏七亘村阻止日军向平定、娘子关一带输送物资。

刘伯承之所以这样做,至少有三个极其有利的条件,一是日军用兵很教条,并想当然地推断八路军不会犯这种用兵不复的低级错误;二是七亘村地形险要,有不少适于打伏击的地方可供选择;三是在此2次设伏,违反兵家大忌,是日军想不到的,也更能收到出其不意的作战效果。

为了进一步给敌人造成错觉,在测鱼镇日军27日清理七亘村道路的时候,刘伯承也让772团主力拼命阻击,佯装败退,然后,又趁黑夜的掩护秘密返回七亘村的村西头埋伏待敌。

28日上午,日军派出100多名骑兵开道侦察,300多名步兵殿后掩护,把辎重部队严密保护起来。狡猾的日军先头部队在接近七亘村时,先后采用火力侦察、炮火清除可疑之物的方式进行探路清障,386旅3营官兵,面对日军的火力侦察,采取了沉着冷静、不为所动,分散隐蔽、严密伪装,拦腰斩断、分击两端的策略。在确信七亘村已没有八路军伏兵之后,日军的辎重部队才小心翼翼,全部进入我军的伏击圈。

随着营长的一声令下,设伏官兵利用轻重机枪、手榴弹突然向日军全面开火,伏击圈中的日军瞬间被打懵了,随即全营官兵分前中后三段,冲入日军展开白刃战,施展不开火力的两头日军被迫向平定县和测鱼镇两个方向逃窜,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辎重物资又被八路军缴获。

在七亘村吃过两次大亏的日军,不得不暂停他们的运送物资行动。这一暂停,断了娘子关一带日军的给养,大大削弱了他们阻止忻口中国守军向南撤退的力量。

也许有人会说,刘伯承在七亘村一次不经意的伏击,咋可能救了忻口的20万国军?理由是386旅的一个营级作战行动,经过2次伏击不过消灭400多个日军,对娘子关日军的牵制作用,对忻口中国守军向南撤退的掩护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又怎能说它救了卫立煌在忻口一线的守军呢?是不是言过其实了?

其实不然。若说战术上的牵制或掩护作用,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要知道,娘子关失守后,阎锡山的晋绥军、刘湘的川军以及其他派系的中央军,几乎都在向着安全地域一路溃逃,忻口一线的中国守军向南撤退,实际上已陷入日军的前堵后追的夹击之中。由于刘伯承在七亘村的2次设伏,断了娘子关一带日军的物资补给,大大削弱了他们阻击忻口守军向南撤退的力量。

朱德与卫立煌在一起

忻口会战结束后,卫立煌专程拜见朱德、彭德怀,感谢八路军129师和刘伯承在七亘村和阳明堡的两次主动出击帮的大忙,就很能说明上面的说法并不是言过其实。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0 阅读:0

如松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